11月18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CPCIF)主辦,國家化工對外經濟合作中心(CFECC)和上海士研廣告傳媒有限公司(Shine Media)聯合承辦的“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于2014年11月18至19日在北京海航大廈萬豪酒店成功舉辦。
來自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北方工業公司、珠海振戎公司、萬達集團供應總公司、中信建設期貨有限公司、舟山成品油協會等全國各地石油公司、石油貿易公司及與石油貿易息息相關的企業代表參會150余人匯聚一堂,一同針對全球供需、區域政策、貿易金融、風險控制、石油儲運等行業內參與共同關注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沿性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開幕式上,CPCIF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交流和外企委員會秘書長龐廣廉作為主辦方領導發表了精彩致辭。很多與會代表現場表示,這個高質量的交流合作平臺讓他們受益匪淺,行業中具有決策權領導者會面洽談,對他們年底做新一輪策劃有一定幫助。
![OTA2014大會丨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在京舉行 OTA2014大會丨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在京舉行]()
第一部分☆熱議石油市場趨勢與供需策略
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公司原油部首席經濟師佘建躍從油價下跌的走勢,向與會者提出了自己對油價的思考,對國際原油市場新事態的思考。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從石油消費現狀的幾個圖表,大膽的預測未來影響石油消費的幾大因素,詳細的分析引發臺下參會人員熱議。Adam Ritchie,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國石油公司殼牌貿易與供應策略總經理,秉著嚴謹的態度給我們繪制了一張地圖石油貿易涉入的方方面面。第一儲備亞洲的Jamie Paton接著分享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的海外并購趨勢。雖然全程用英文,但到處可見聽眾頭戴同傳耳機,認真聽講的模樣。
![OTA2014大會丨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在京舉行 OTA2014大會丨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在京舉行]()
第二部分☆縱論傳統與新興市場的發展之道
中俄石油合作一直讓人津津樂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夏義善,作為資深的俄羅斯中亞問題專家和中國對外能源戰略專家,對中俄石油合作報以肯定的期許,稱,“中俄互為最大、最可靠的能源,包括石油合作伙伴,指日可待!”
對于傳統市場,如何建設和完善中國石油儲備體系是其聚焦點。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給在場每一位人上了生動一課。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張福琴也分享了自己對2014年亞太地區油品貿易預測。
針對新興市場,阿格斯能源資訊公司Alejandro Barbajosa和普氏能源資訊的Daniel Colover用強大的數據網講述亞太地區邊際石油市場發展潛力,提出了許多讓業界領軍人士深思的觀點。
![OTA2014大會丨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在京舉行 OTA2014大會丨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在京舉行]()
第三部分☆對話風險規避與方案創新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經濟中心蔣鑫民解析了中國石油市場相關政策如成品油定價機制,原油進口資質等等,并且進一步分析石油發展前景。隨后,SIA Energy執行總監陳竹主旨演講關于中國原油進口:市場趨勢和改革動向的報告,參會人員踴躍提問,場面十分火熱。
之后來自洲際交易所集團的黃杰夫、大成律師事務所的江榮卿、中化天津港石化倉儲有限公司的金勇、韓國國家石油公司Sangchul Hwang等依次進行演講。
為期兩天的封閉式第二屆亞太石油貿易國際會議已經落下帷幕。如何抓住這新一輪貿易重心重構的機遇,尋求支撐企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引擎,開辟石油貿易行特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等亟需探討的問題,給我們留下的思考還有很多。